首页

国内女王

时间:2025-05-23 03:55:53 作者:西藏改则县拆除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铁网围栏 浏览量:37494

  中新网广州8月23日电 (郭军 刘零芝 革军)“我们在通过深中通道附近水域时,桥上的灯光会让我们看不清附近水域的助航标志,影响船舶及桥梁安全。”有船员向广东海事部门反映。为此,海事与航标、引航及设计研究院等部门共同商议解决方案,最终决定通过采用调光、遮蔽、减少开灯数量、贴反光膜、加灯光罩等措施保证通航安全。

  据广东海事部门最新通报,深中通道开通近两月,经深中大桥进出的船舶流量已破两万艘次,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间海上互联互通提速升级。针对深中通道给大湾区海上交通带来的变化与挑战,广东海事部门靠前服务,打出安全保障“组合拳”。

海巡船护航集装箱船经过深中通道。汪润哲 摄

  深中通道所在的伶仃洋是广州、深圳、东莞、中山等港口各类船舶进出珠江口的重要通道,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5亿吨,日通航船舶流量达4000艘次。深中通道跨越了多条繁忙航道,船舶穿行深中大桥时需从规定的通航孔通过,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船舶的航行习惯。

  “为了解决航行习惯变化带来的问题,我们制定的《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管理规定(试行)》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接下来,我们将通过组织开展深中通道桥区水域范围研究,加速调整防台浅水锚地,推动完善大桥防撞设施,及时更新海图信息等一系列措施,打出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的‘组合拳’。”广东海事局通航管理处专家黄曙路介绍道。

  在深中通道“翠亨东”出入口附近,新中山客运口岸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,将开通中山至澳门机场等3条新航线。建成后,从中山到澳门机场码头仅需40分钟。中山海事部门现场勘查评估航路情况,将协调会开到现场,切实解决高速客船公司的实际需求。

  深中通道的开通,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要素的聚集。以前港澳籍船舶要在大湾区其他城市维修,需要办理多项手续,还要进行拖带作业,面临很多不便。

  “我们通过实行进出口岸便利通关机制,让港澳籍船舶可直航到中山维修。港澳籍船舶只需持有有效的船舶适航证明材料,满足最低的安全配员要求,就可以直航入境中山维修,该措施可为每艘次船舶节省费用超10万元,也带动中山船舶维修业务增长了三成左右。”中山港口海事处副处长王维说。

  在中山致洋船厂,8艘港澳籍船舶正在厂房和船坞内进行维修。“现在从澳门直航过来修船非常划算,给我们降低了不少修船成本。”正在中山修船的澳门船东钟兆林表示。

港澳籍船舶在海事政务大厅办理业务。革军 摄

  此外,针对港澳籍船舶驾驶员不熟悉内地航道、水文及气象的航行安全问题,广东海事部门还为驾驶员提供了参考航路指引服务。

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空间联系日渐紧密,除深中通道外,黄茅海跨海通道、狮子洋通道等基础设施也在加紧建设中。粤港澳大湾区的海事政务服务标准化、区域联动一体化水平也在同步提升。

  在珠江口特别监管区,海事部门实现了船舶航行计划预报、船舶动态报告、重点船舶进出港监控、船舶进出港防台、搜救应急和碍断航交通组织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,“全链条”覆盖水上交通组织全过程。

  目前,粤港澳三地海事部门加强了协同合作,探索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特点、航运行业特征相适应的海事管理模式,促进三地航运及相关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。广东海事部门与香港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数据实现共享,相互填补海事服务盲区;积极开发建设“智慧海事系统(澳门版)”,推动船舶信息化监管数据联通;在船舶安全检查方面实现了三地海事部门船舶信息共享、检查信息互通、执法结果互认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刘慈欣:前沿科学对科幻创作提出新挑战

同时,不要拘泥于只表达中国传统文化,中国还有现代化、具时代特征的新事物,如高铁、航空航天、网络小说、新国潮等,这些是当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也是一种表达方向,同样能够获得海外读者的体认。

超大城市如何解决供水难题——广州市中心城区供水高质量发展调查

文化和旅游部预计,今年黄金周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预计达8.96亿人次,同比增长86%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,同比增长138%。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、机票等订单量已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至少5倍。沸腾的消费市场,有没有你的贡献?

网红机构3小时“收割”2亿元,高考规划师靠谱吗?记者调查

在大陆独自闯荡多年后,阿乐在福建遇见了心仪的女孩,并步入婚姻殿堂。去年中秋节,阿乐到广东梅州寻根谒祖,与梅州蕉岭家族宗亲相认,从台湾带来的族谱也在大陆族谱中得到接续。

近200名海外侨商侨领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寻商机

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、心存国家大义、心系国家安全,以舍我其谁的勇毅果决举报“身边”间谍,无惧威胁恐吓;以明辨是非的“火眼金睛”发现识别间谍行为,阻断现实危害,他们的行为应当受到表彰,更应被广为传颂。

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

随着中国与越来越多国家正式迈入“免签时代”,中外人员交流日益密切,外籍人员来华的支付问题越发得到重视。外籍人员更多使用银行卡和现金,而中国普遍使用移动支付,支付遇到难题该如何解决?为打通外籍人员在华支付的堵点,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支付指南,引起广泛关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